2022-03-29

  2022年3月29日上午,中國華融在京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介紹公司經營情況及下一步發展戰略,並回答投資者、分析師和媒體記者提問。現場答問實錄如下︰

  美國銀行分析師︰請問公司目前的業務重心和相應的業務發展戰略(比如優先規模增長、市場份額增長、利潤指標提高等方面的情況)?

  中國華融總裁梁強︰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財政部、中信集團等新老股東的大力支持下,在銀保監會的具體指導下,中國華融順利完成引戰增資,公司業績實現扭虧為盈。經過本次重組和進一步瘦身健體後,公司主業經營得到結構性、趨勢性改善。下一階段,公司將圍繞“三表”修復和主業轉型升級,以質量效益為本,堅持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回歸主業公司主業的市場機會廣闊。圍繞問題資產和問題機構,立足金融救助和風險化解功能定位,公司將把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後回收的資本資源集中用于不良資產主業,保持穩健投放,做好存量資產的回收盤活,在實現主業規模適度穩定的同時,深化調整區域、產品、客戶結構,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業績表現。

  二是聚焦“大不良”領域在繼續加大金融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力度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問題房企和問題資產重組盤活、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方案收官、資本市場困境企業重組、企業破產重整、資源能源類優化配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等業務領域,充分發揮逆周期和金融救助功能作用,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做好大類資產布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三是聚焦資源整合。公司將積極持續向“大不良”行業的資源整合者、綜合解決方案的統籌者、價值投資者轉型,變坐商為行商,主動營銷,建立多層次營銷體系,打通不良市場產業鏈,持續打造健康發展的“大不良”行業產業鏈生態圈,在資源撮合中尋找商機。

  美國銀行分析師︰請問公司目前資產質量情況?本期年報中的撥備主要是來自于哪些業務條線?

  中國華融副總裁王文杰︰經過2020年全面評估風險並大額計提減值後,2021年,公司按照資產質量和會計準則常態化進行了資產分類和減值計提。經過全年持續加強存量風險處置化解工作,公司收購重組類資產中三階段資產總額546.53億元,較2020年末上升110.36億元;減值準備257.57億元,較2020年末增加15.24億元。上述三階段資產余額和撥備計提情況反映了公司當下資產質量。

  根據公司的業務結構,以信用風險為特征的重組類資產撥備占有較大比重。2021年末,公司重組類資產總額3108.86億元;撥備率10.7%,較2020年末上升1.6個百分點,主要由于在趨緊的市場環境下,公司集中度相對較高的涉房行業客戶受到影響,項目資產質量有所下降,撥備相應增加。

  中金公司分析師︰請問對2022-2023年集團計提減值損失的預期?預計主要來自金融服務板塊還是投資及資產管理板塊?

  中國華融副總裁王文杰︰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經營風險暴露程度受到內部風險內控管理水平、客戶質量以及外部經濟趨勢、行業發展的影響。4.17後,公司回歸主責主業,不斷改進風險內控管理,業務發展步入正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收購、管理、處置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不良資產為主要經營對象,在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下,預計相應的風險也會在經營工作中有所體現。因此,公司一直在密切監測和管控,把風險攻堅作為中心任務,調整經營策略和業務結構,以應對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今後兩年,公司也將持續動態監測資產質量,按照監管要求和會計準則,做好資產分類及繼續合理計提減值,確保減值計提結果客觀反映資產質量和風險狀況。

  正如公司已經同時公開披露的信息,2022年,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股權將逐步對外轉讓,2022-2023年資產減值損失預計將按照金融子公司股權轉讓後的資產結構狀況,體現在相應板塊中。

  中金公司分析師︰請問公司2021年收購處置類業務內含報酬率走勢如何?對2022年內含報酬率趨勢的展望?

  中國華融副總裁徐勇力2021年,公司收購處置類業務已結項目的內含報酬率(IRR)12.41%,同比略有下降,屬正常波動範圍。IRR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國內疫情反復,持續沖擊經濟運行,宏觀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導致處置周期有所拉長,收益空間略有壓縮。同時,為盤活存量,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公司主動對之前遺留的低效資產加大處置力度,加強去化,拉低了已處置資產內含報酬率水平。

  2022年,中國華融將豐富手段,鼓勵探索創新處置方式,拓寬處置渠道,全面提升處置質效,以穩健的收益率做好主業發展,預計2022年內含報酬率保持穩定。

  上海證券報記者︰公司近年來不斷推進機構瘦身回歸主業,金融牌照類子公司的股權轉讓進展如何?公司在完成出售非主業金融牌照類子公司前,如何保持這些金融牌照類業務的平穩運營?

  中國華融副總裁徐勇力︰2021年,公司已完成華融交易中心的股權轉讓,華融消費金融、華融證券已完成股權轉讓協議簽署,其余包括華融湘江銀行、華融租賃、華融信托等5家牌照類子公司的股權轉讓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如有進一步進展情況,公司會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請關注公司相關公告。

  就您提出的如何保持這些金融牌照類業務的平穩運營,公司在完成出售非主業金融牌照類子公司前,將按照監管機構有關要求,做好過渡期各項管理工作,以公司章程、國有資產管理有關規定為依據,以公司治理為抓手,依法合規行使股東權利以及國有出資人權利,督促金融牌照類子公司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按照行業監管要求,穩定經營團隊,平穩推動發展轉型,有序開展各項工作,維持業績穩定。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請問公司2018-2020年產生的風險資產清收處置進展如何?

  中國華融總裁助理楊佩︰4.17以來,公司一直將風險化解作為經營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推動處置︰一是組織系統內各單位對風險隱患資產進行全面排查。摸清系統存量風險底數,為後續風險化解打牢基礎。二是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風險隱患資產管理處置方案》,明確“核定基數、四年統算、分級授權、專業審查、新老劃斷、條線管理、分類實施”七項原則,全面規劃公司3-5年的風險處置工作,並根據實際情況持續優化。三是不斷完善處置機制。建立風險化解會商機制,集全系統業務骨干和專家研究疑難風險項目的化解;建立交叉項目集中處置機制,對系統內多家單位持有同一客戶的項目,整合資源、集中力量處置;建立涉房項目協同處置機制,系統各單位協同配合處置,加強風險化解聯動,有效提升風險化解質效。四是持續推進分類處置。深入剖析不同資產的特點和處置難點,分類明確相應的處置思路和具體措施,根據不同資產的特點明確了“重組一批、訴訟一批、追償一批、轉讓一批、核銷一批”的工作策略,提升風險化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五是推動重點項目處置。組織全集團精干力量,成立專項攻堅小組,實施多個重大項目的化解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六是加強資產推介力度。按照“應推盡推、應掛盡掛”的原則全面對外推介,並利用線上直播、微信小程序等新媒體方式多渠道推介資產。通過上述努力,三年多來公司風險隱患資產累計壓降敞口近2500億元,其中,實現現金清收1668億元,現金清收率近70%,為公司改革創新創造了條件。未來將繼續不折不扣落實好處置規劃,全力以赴完成風險化解目標,加快風險資產出清,對公司經營利潤做出正向貢獻。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請問銀行自己加大不良清收力度以及地方資產公司的發展會對行業競爭格局有哪些影響?

  中國華融副總裁徐勇力︰這個問題要從不良資產的供給和收購兩方面來看。首先從供給端來看,近年來,國有銀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加大了自主清收力度,不良率有所穩定,但不良貸款總額依然很大。截至2021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8萬億元,較年初上漲3.7%,不良貸款率1.73%。公司與銀行在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大型風險項目化解、表外資產處置、破產重整業務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合作空間。城商行、農商行方面,不良率相對較高。其中,城商行不良率1.9%、農商行不良率3.63%,不良資產包批量轉讓的需求仍然較大。國有銀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方面,與公司在重點風險項目處置、理財子公司不良資產處置、賬銷案存等表外資產處置等方面仍有較大的合作空間。一是大型銀行存量風險資產逐漸呈現大額化、集團化、板結化三大特點,大型問題企業和問題機構風險逐漸暴露。二是銀行系理財子公司、非銀機構風險不斷暴露,如非銀機構不良資產、銀行理財等資管新規相關不良資產、違約債券等資本市場相關不良資產,都源源不斷釋放市場空間。三是地產不良、破產重整成為市場主要資產。房地產行業經歷30年的高速發展,進入穩定發展期。例如,以海航、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等為代表的大型企業集團破產重整業務正在推進,2022年各地法院受理破產案件涉及企業超過4萬家,為不良資產破產重整業務提供了機遇。

  從不良資產的收購端來看,2021年以來,監管持續加強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草擬《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將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納入統一監管。持續強監管、規範發展、合理控制規模、回歸主業、合規開展業務是未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方向。相比于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資金實力、專業經驗、人才儲備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優勢,在不良資產市場仍然是主力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與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之間是競合關系,既有一定競爭,又在處置端有大量的合作空間。

  國泰君安分析師︰公司不良資產業務未來主要的行業方向是什麼?目前不斷出現風險的房地產行業,是否會成為公司的重要業務來源?

  中國華融總裁助理高敢︰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周期調整新階段,與房企債務化解、低效無效資產盤活、企業結構調整、民生保障等相關的不良資產業務機會激增,將給公司帶來較多的不良資產收購來源和業務機遇。公司將根據新形勢,改變以流動性救助為主的涉房業務的運行模式,立足主責主業,真正發揮資產管理公司重組盤活功能,以“法律隔離、實質管控、封閉運行、重組盤活”為原則,通過將底層資產與債務企業實現隔離,完善交易結構設計和退出路徑,加強對項目還款來源的封閉監管,靈活參與房地產企業風險化解和存量資產盤活。

  一方面,公司將貫徹落實國家“房住不炒”政策定位,按照監管部門要求,把握房地產市場風險形勢變化,發揮不良資產處置盤活核心功能,以存量涉房不良資產為基礎,以優質項目並購重組為方向,重點開展國家號召、符合功能定位、利于維護經濟社會穩定、促進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涉房項目。另一方面,將立足自身存量、所處區域存量,圍繞房企上下游,聯合產業鏈戰略客戶開展並購重組,以發揮諸如風險隔離、困境房企托管、助力出險項目並購、提供類共益債救助、組建房地產重整盤活專項基金等多種功能,通過綜合施策,重點參與實施“保交房”、爛尾樓盤活、“非居改保”等宏觀政策支持鼓勵、與社會民生相關的業務,服務地方風險化解,維護社會穩定。

  廣發證券分析師︰去年以來多家房地產企業出現風險,對公司存量涉房或有地產抵押物的業務影響如何?

  中國華融副總裁陳延慶2021年以來,隨著房地產信貸以及預售資金監管政策收緊,銷售市場及土地市場均明顯降溫,疊加少數房企風險問題暴露,市場信心進一步受挫,從企業融資到投資拿地、開工建設、銷售回款、竣工交付等環節均遭遇不同程度困難,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壓力,行業發展節奏整體放緩,公司存量涉房項目面臨到期壓力。

  2021年四季度起,監管層對房地產行業信貸政策執行不斷進行適度調整,房地產市場面臨的風險和困境得到緩解。國家金融委、監管部門以及相關部委等陸續出台有關支持政策,幫助優質房企恢復正常運營。2021年12月底,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出台《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穩妥有序開展房地產項目並購貸款業務,支持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並收購重點房地產企業的項目,針對出險企業項目的承債式收購,相關並購貸款不計入“三條紅線”相關指標。2022年1月底,金融管理部門召集幾家資產管理公司開會,研究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風險房地產企業的資產處置、項目並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2022年2月,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持力度。2022年3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和提出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問題答記者問,明確指出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我們認為,未來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房地產市場總體上有望保持平穩運行。一是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城市住房需求特別是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持續釋放。二是房地產市場供給在逐步優化。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地滿足購房者合理需求,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售並舉的房地產市場供給格局也在逐步形成,新的發展模式正在探索中成型。三是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有利于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堅持房住不炒,堅持“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按照房地產屬地性質因城施策進行調節,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2021年,公司持續推進業務轉型,行業結構進一步豐富,涉房規模和占比有效壓降。但在當前房地產業形勢下,公司存量涉房業務仍承受一定壓力。公司已全面梳理涉房重點客戶、重點項目,摸清資產底數。根據摸排情況,公司存量涉房項目總體抵質押率足值,覆蓋率相對充足,終極風險可控。目前,公司積極抓住當前有利的時間窗口盡快行動,以投行思維運用實質性重組手段對涉房項目資產實施“摸清底數、法律隔離、實質管控、封閉運行、重組盤活”,涉房相關工作措施和安排已取得積極效果。中央多次提及“良性循環”,表明監管層已關注到當前市場循環路徑遇阻帶來的風險,未來政策仍將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因此,我們初步判斷房地產行業總體風險可控。

  證券時報記者︰今年經濟穩增長面臨“三重壓力”,對不良資產收購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中國華融副總裁陳延慶︰今年,我國經濟穩增長面臨“三重壓力”,風險防範的壓力仍然艱巨。宏觀調控強調以穩定經濟增長為目標,政策寬松水平和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為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主業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就不良資產收購行業而言,一是從規模看,強監管背景下不良資產的市場空間持續增加。經濟轉型和“三重壓力”下,企業信用結構分化、新增融資放緩、到期債務增加等加大了企業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不良資產市場供給增長可期。二是從來源看,不良資產的市場供給呈現多元特征。面對國內經濟發展面臨的多重壓力,監管要求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防範化解工作“關口前移”。隨著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試點的推進,支持信保基金、資產管理公司與信托公司合作處置其不良資產和信托風險資產,以及服務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需求、允許作為清算組成員參與破產案件、鼓勵參與中小銀行風險化解等,“大不良”業務領域將進一步拓寬,為資產管理公司帶來多元化的市場機遇。三是從結構看,不良資產轉讓主體、行業和區域等方面的差異開始顯現。資產管理公司要把握不良資產新周期機遇,豐富處置手段,做好行業和區域布局,提升處置質效。面對經濟發展新形勢和不良資產市場新變化,資產管理公司將堅守主業,積極發揮防範風險和化解不良的雙重作用,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

  聯博基金投資者︰公司去年完成引戰增資及時對資本進行了補充,請問公司未來通過哪些資本補充方式持續夯實資本?

  中國華融副總裁徐勇力2021年,中國華融通過引戰增資補充了資本實力,滿足了監管的資本達標要求。今年公司將繼續通過推進金融類子公司股權轉讓、加強風險防化、優化業務結構、做實精細化管理等多種方式,降低資本消耗、強化內生積累,增強內源性的資本補充能力。同時,也將結合公司實際和市場狀況,積極研究資本工具發行,擇機開展一定的外源性資本補充,確保公司資本狀況穩健合規、始終達標,支持公司戰略實施。

  財新記者︰請問中信集團入股公司後,未來公司和中信集團是否會有一些合作?

  中國華融總裁梁強︰中信集團在入股中國華融前,雙方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就在各個領域有著廣泛深入的合作。展望下一步,總的來看是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從中信集團來看,中信集團是一家實力雄厚、品牌卓越的綜合性金融集團,在金融和實業兩大領域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大家熟悉的中信銀行、中信信托、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金融類公司,都是各自細分領域的頭部或龍頭企業,在人才、產品、客戶、渠道等各方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從中國華融來看,在瘦身健體尤其是轉讓金融牌照類子公司之後,公司主業將更加突出,精力將更加聚焦,圍繞問題資產、困境企業、危機救助、風險化解等方面,發揮自身功能優勢和專業特長,將與中信集團各版塊、各機構形成互補性和協同性,共同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綜合性、全方位的金融解決方案,共同完成好“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在深化協同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將繼續秉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堅持依法合規,落實關聯交易監管要求,嚴格依法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