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9

  中國華融新聞發言人就近期媒體關注問題,答復如下︰

  1、請問2022年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

  答︰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在有關部門、股東單位和投資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華融按照“夯實基礎、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總體思路,通過采取定戰略、明方向,促協同、強主業,推改革、選人才,穩融資、優結構等一系列有力舉措,化險轉型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下半年較上半年實現減虧101億元左右,形成了整體向好趨勢。

  影響2022年公司業績表現的主要因素︰一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估值下降形成較大浮虧。二是優化調整業務布局,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規模及收入階段性減少。三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增加。

  2、引入中信集團等戰略投資者已近一年,中國華融各項工作成效如何?有何亮點?

  答︰自2022年3月以來,在上級部門以及股東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在中信集團黨委的領導下,中國華融主動融入中信發展全局,制定了“一年走上正軌、三年質效顯著提升、五年成為行業標桿”的“一三五”戰略目標,明確了“夯實基礎、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總體思路,迎難而上、奮發圖強,面對異常復雜、超乎預期的外部形勢,在短短不到1年的時間里,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2022年中國華融實施了六項改革一是優化決策機制。修訂黨委議事清單,印發決策審批與流程優化方案,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二是優化風險管理機制。完善風險管理流程,加強授權管理、投後管理,及時彌補短板漏洞。三是優化審批機制。建設“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業務審查隊伍,提升風險把控能力。四是優化組織架構設置。按照“強本部、重前台、拓市場、化風險”原則與“精簡機構、突出主業、簡化流程、強化管控”目標,開展組織機構調整,選優配強領導班子。五是優化選人用人機制。組織開展人才摸排,暢通優秀人才上升渠道,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六是優化激勵約束機制。改革優化考核體系、薪酬結構,進一步突出“強考核、重實干、獎實績”的鮮明導向。

  通過上述六項改革,夯實了管理基礎,增強了發展動力,公司在趨勢上、結構上、精神面貌上出現可喜變化,呈現出十大亮點。

  一是中央巡視整改扎實推進。二是瘦身健體邁出堅實步伐。5家金融子公司完成股權轉讓、整體劃轉。三是經營基本面保持穩定。四是守住了流動性安全底線。克服內外部挑戰,全年對外融資沒有發生一筆違約。負債結構持續優化。五是風險敞口壓降規模實現近三年最高水平。六是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新增重組業務的79%為實質性重組。主業轉型實現三個一。落地全國第單中小銀行不良處置試點項目,實施批具有市場知名度的房企紓困項目,拓展批央企國企改革項目,探索出服務央企國企改革的業務新模式。八是市值管理能力提升。向好趨勢已經形成。下半年主業投放、風險壓降規模較上半年大幅增長。十是隊伍面貌煥然一新。通過聚焦問題深化改革、打破條條框框選配人才,完善激勵機制,確立了“忠誠 盡責 務實 敬業”的新華融企業文化,激發內生活力,隊伍面貌煥然一新。

  2022年下半年以來,華融公司各項經營指標明顯好轉,各項工作跑出“加速度”,經營發展大局穩定,整體向好的趨勢已經形成。

  3、2022年公司主業轉型的情況如何?

  答︰2022年,中國華融不良資產主業穩中有進、提質增效。一是主業聚焦。積極發揮逆周期救助作用,處置類業務收購和市場成交規模保持領先,主動采取定向組包、資產重組、資源整合等手段提升處置效益,實現處置回現超過300億元。二是結構優化。不良資產主業規模占比大幅提升。重組類業務穩健投放,實質性重組業務新增投放占比達79%。積極運用重組盤活手段,加大問題企業重組業務投放。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圍繞國家戰略邁出新步伐,助力中海油成功回歸A股。緊跟國家戰略,重點區域新增投放同比增長。三是轉型加快。業務題材推陳出新,破產重整、央企國企改革、房企紓困、上市公司紓困、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等業務多點開花,有力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積極探索“大不良”特殊機遇權益類投資等業務新藍海,挖掘市場機會,加大項目儲備。同時大力拓展中間業務等輕資本業務,發揮專業優勢,在金融機構風險資產受托管理、國企“兩非兩資兩金”資產受托處置、圍繞“大不良”的顧問咨詢以及資產管理等方面拓客戶、闖市場。四是渠道拓展。強化“總對總”營銷,延展行業頭部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社會投資者等客戶群。與江蘇省南通市政府、山東省濰坊市政府、中國旅游集團酒店控股有限公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五是協同突破。依托中信集團產融並舉的優勢,發揮協同效應,會同中信集團成員單位實施某地產項目風險隔離,實現協同化險零的突破。落地了一批保交樓、保民生的典型協同項目,打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紓困化險模式。支持中信銀行處置不良資產。與中信集團成員單位落地協同項目42個,探索打造特色化、差異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競爭優勢。

  4、2022年公司在落實中央戰略部署、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答︰2022年,中國華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充分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逆周期救助性金融服務的獨特功能優勢,出台“穩經濟、活存量、化風險”舉措,深耕主責主業,服務實體經濟,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全力推動央企國企改革,強化資產價值挖掘和運營提升。針對國企資產剝離、產業整合等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方案,加大產業運作力度。如河南分公司積極助力某能源集團化險紓困、改革發展,針對企業受疫情、國際油價波動等影響導致的虧損,通過整體債務重組,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增加現金流,提高資產質量,有力地支持了企業實現扭虧增效,2022年實現盈利創近10年來最好水平。二是全力化解交通物流等行業風險,築牢民生保障“防護網”。通過盤活重點行業低效資產,維護供應鏈穩定通暢。如陝西分公司針對陝西省重要民生工程--某高速公路進行重整盤活,收購34.86億元不良資產包,引入新投資人破解建設瓶頸,支持該公路主線路基全部貫通;山東分公司在當地政府、法院支持下,參與競拍某破產物流企業法拍資產,對其位于國家級高新區保稅物流園區的核心資產整體運營升級,有力支持了地方貨運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圍繞“大不良”領域,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加快主業轉型,積極參與戰略新興產業業務,護航高質量發展。如北京分公司投入19.8億元,通過債務重組、產權重組及管理重組支持盤活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某科研樓,推動經開區進一步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打造高端產業科技園區;公司積極實踐S基金收購業務,優選以新能源、新基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要投向的收購標的,發揮好逆周期資產收納和盤活功能。四是踐行央企責任擔當,支持抗疫保供和糧食安全。發揮專業優勢,保障金融服務暢通,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如四川分公司加大抗疫金融服務力度,支持全國某重點防疫物資保障企業,高效收購企業存量債務並重組盤活;華融融達期貨開展94個“保險+期貨”項目,涉及生豬、雞蛋、白糖、隻果和天然橡膠等品種,為24.54萬噸農產品提供保障,保障金額16.52億元,已實現賠付5664萬元,有效助力農產品穩產穩價,為廣大農戶提供了價格風險保障。

  5、中國華融在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方面有何好的做法?

  答︰中國華融充分發揮救助性金融功能優勢,以實際行動落實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十六條措施要求,支持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已投放的房企紓困項目27個。預計相關項目將保障約3.7萬套商品房按期交付,帶動920億元項目復工復產。

  2022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中國華融攜手以浦發銀行牽頭的6家銀行組成的銀團,協同中信信托等集團成員單位,實施了融創集團上海董家渡紓困項目。公司項目總規模近85億元,並已實現相關資金投放。公司建立“上下聯動+集團協同”機制,綜合運用並購重組、風險隔離、紓困盤活等專業手段,協同中信集團成員單位,為項目量身定制、開出了多方共贏的“綜合藥方”。中國華融以“股+債”方式介入紓困,保障項目順利重整盤活。推動解決董家渡舊改項目4400戶居民、280戶企業的拖欠拆遷款問題,為維護社會穩定,保障民生積極貢獻了華融力量。

  2022年以來,中國華融運用“債權+股權”“金融+產業”等特色工具箱,通過“法律隔離、實質管控、封閉運行、重組盤活”等模式,綜合運用財產權信托隔離、重整投資、債務清理、共益債投資、代工代建、托管服務等多種手段,助力受困房企盤活存量、重組資產、優化布局,在盤活地方重點民生工程、國企房地產輔業剝離、高新區低效用地升級等方面已積極推進落地株洲華晨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同時,與地方政府簽署支持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合作協議,加強與頭部建築施工企業合作,支持其紓困需求,降低房地產市場風險對上下游行業的沖擊,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6、中國華融在支持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方面有何舉措及成效?

  答︰中國華融認真貫徹銀保監會《關于引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聚焦主業積極參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的指導意見》要求,2022年成功落地全國第一單中小銀行不良處置試點項目。公司全年收購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規模306億元。

  中國華融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合規參與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用好增量支持政策,加大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力度、提高處置效率。其中,山東分公司在全國地方中小銀行不良處置試點工作中拔得頭籌,先後成功落地2單項目,實現了重大突破;河北分公司以“大不良”為切入點,近期連續落地2單銀行不良資產包受托處置業務,積極嘗試“輕資本”運營模式。發揮推介渠道多元、處置經驗豐富等多方面優勢,針對部分金融機構不良管控壓力較大的特點,通過聚焦厘清債權債務關系、深挖債權回收潛力、對接引薦投資者、豐富債務化解方式等,助力提升區域金融風險化解效率。吉林分公司積極參與當地重點關注的城商行不良資產風險化解,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組,克服疫情影響,與銀行、企業、戰略投資者、破產管理人深度對接,針對性制定金融解決方案,最終成功競得該銀行資產包。這也是當年吉林省較大規模不良資產包,極大緩解了地方法人銀行不良資產消化壓力。北京分公司完成某財險公司破產重整共益債項目投放,這是華融公司首次以共益債投資人身份參與中小金融機構破產重整化險,實現了中小金融機構化險業務的突破。通過共益債投資,支持了破產重整進程有效推進,有利于盡快引入投資人完成重整程序化解金融風險,得到了多方的肯定。

  7、請介紹中國華融發展戰略和2023年目標舉措?

  答︰2022年,圍繞中信集團“五五三”戰略,中國華融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以“聚焦不良資產主業,打造一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發展願景,按照“夯實基礎、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的工作思路,發揮“問題資產處置、問題項目盤活、問題企業重組、危機機構救助”四大業務功能,以協同、轉型、改革為三大抓手,強化黨建、治理、人才、文化四大保障措施,全力實現“一年走上正軌,三年質效顯著提升,五年成為行業標桿”的“一三五”戰略目標。轉型發展有了清晰明確的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華融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在中信集團黨委的領導下,中國華融將牢牢把握“夯實基礎、穩中求進、提質增效”總體思路,緊緊圍繞公司“一三五”戰略,以“開局即沖刺”的勁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經營管理、改革創新、隊伍建設。

  (一)堅定信心,強化戰略引領。進一步聚焦主業、回歸本源,持續推進瘦身健體,為三年打贏轉型發展攻堅戰,五年成為行業標桿奠定堅實基礎。

  (二)依托協同,形成特色優勢。依托中信集團產融並舉優勢,發揮協同效應,在部分細分領域培育專屬競爭優勢,打造特色化、差異化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三)聚焦主業,提升發展質效。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優化業務結構和資產布局,在全面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基礎上,擴大高質量新增投放,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同時強化融資管理,築牢流動性安全底線。

  (四)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完善業務管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內生活力,優化系統建設,推進降本增效,增強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