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華融深耕不良資產主業,業務結構持續改善,上半年新增收購不良資產包債權規模近500億元,收購規模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多家單位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發揮專業優勢和協同效應,積極支持金融機構化解不良資產,服務地區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靠前發力 不良包收購繼續保持市場領先
今年以來,中國華融收購處置類業務緊跟市場動態,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新增收購不良資產包超80個,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規模近500億元,同比增長84%。
一是主動出擊、加大力度。浙江分公司今年以來積極參與省內銀行不良資產包競價25個、中標17個,收購債權規模共計111.92億元。其中成功競得的某銀行20.66億元不良資產包,從收函到現場競價僅10天時間,分公司靠前發力,始終與銀行保持密切聯系,提前溝通出包意向,對擬出讓資產相關債權進行深入了解,最終成功競得。山東分公司主動營銷、提前介入,今年以來累計中標16個不良資產包,債權規模83億元,其中僅6月當月即連續成功競得8個不良資產包,涉及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農商行,收購債權規模達39億元。同時,多家分公司加大工作力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市場份額位居當地第一。二是做實盡調、做優定價。秉承“逢包必調、適包必競”的理念,福建、湖北分公司等單位分區域、分資產類型深入開展項目盡調,充分挖掘資產價值,進一步完善三輪定價機制,並對同業競價策略深入研究;針對中小金融機構資產包戶數與金額較小,競標時效要求更高的情況,針對性制定專項策略方案,提高收包效率。四川分公司加強與總部聯動,認真厘清債權債務關系、深挖債權回收潛力,全力推進項目進度,最終成功競得資產包。三是深化協同、發揮優勢。依托中信集團產融並舉優勢,發揮協同效應,加強與集團成員單位在主業拓展、風險化解領域的溝通合作,主動對接、出謀劃策,尋找業務契合點。今年以來天津、山東、浙江、深圳分公司等多家單位與集團成員單位開展不良資產包業務合作。
中國華融天津分公司參加資產包現場競價會
中國華融福建分公司項目組人員對資產包進行現場盡調
拓展渠道 資產處置效率不斷提升
中國華融不斷拓展渠道,運用綜合手段,加大不良資產推介力度。除了經常性地舉辦大型線下不良資產推介會之外,近年來,依托互聯網技術,公司通過官網及官微“中國華融”、微信小程序華融“融易淘”等線上平台推介不良資產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手段,並不斷加大與京東、阿里等頭部互聯網拍賣平台的合作力度和廣度,極大地拓展了推介渠道,提升了市場的活躍度,打響了中國華融資產推介的品牌。更加透明對稱的信息,也有助于撮合不良資產交易,縮短處置周期。
今年以來,公司通過線上+線下聯合的方式開展超過14期推介會,共計推出資產超600戶,總金額超1000億元;在公司微信公眾號創新推出“每周甄選”專題,共計發布18期資產推介,涉及30余個省區的優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