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來源︰財新網 | 2020年12月14日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一場影響深遠的疫情席卷全球,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任務加重。面對實體企業資金面趨緊、資產缺乏流動性等問題,中國華融充分發揮逆周期救助功能,通過不良資產收購、債務重組、問題企業重組等多維度金融服務,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為實體經濟有序恢復和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堅決打贏風險化解攻堅戰 加大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力度

  面對疫情疊加經濟下行壓力的新態勢和新挑戰,中國華融聚焦主責主業,持續加大不良資產收購力度,助力金融機構緩解不良壓力,截至11月的收包規模已接近1400億元,市場占比超過40%,有力發揮了不良資產行業國家隊、主力軍作用。強化收處聯動,加快向管理精細化、處置多元化轉型,深入挖掘資產價值,幫助企業減輕負擔、修復財務報表。積極參與債券市場風險化解,成功實施違約風險債券收購重組項目,截至9月24日完成880萬張“15華聯債”的收購注銷,有效避免了債券市場重大風險事件,落實落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發揮救助性金融功能 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金融保障

  2020年,中國華融主動適應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及時建立起與疫情防控相匹配的工作模式,第一時間出台抗疫項目支持政策,積極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盤活存量的優勢,通過實施債務重組、流動性救助、問題企業重組等方式,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方案,高效完成多筆項目投放,累計投放醫療、民生等抗疫相關重組項目17個,金額38.08億元人民幣、5000萬美元。旗下子公司華融融德投資抗疫醫藥用品研發企業聖湘生物、邁威生物,支持企業加快研發核酸檢測試劑盒、擴大生產抗體藥物,助力企業突破關鍵技術,步入制藥發展快車道,其中聖湘生物于8月28日成功登陸科創板。

  落實中央“六保”任務 守護民生和經濟發展動脈

  中國華融全力支持醫療、教育、水電氣暖等公共服務領域客戶需求,通過收購醫療生產、物流交通、供應鏈企業的低效資產及企業主輔剝離的輔業資產等,加強保障民生供應。旗下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等各子公司積極發揮金融牌照功能,采取安排專項信用規模、延期還款等多項措施,幫助企業緩解疫情帶來的生產經營壓力,大力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華融湘江銀行投放專項再貸款16億元,向3900余戶小微企業發放信用貸款超20億元,為300余家企業延期還本付息20億元;華融證券積極發揮資本中介功能,幫助企業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等方式籌資,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華融金融租賃實施租息減免、延期還款、減免部分財務利息等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助力上市公司提質增效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實質性結構調整階段,國有企業主輔剝離、大型民營企業債務重組、上市公司及大股東紓困等需求旺盛,中國華融通過投行和投資運作能力,完成多個上市公司紓困項目,有力發揮資本中介對于推動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近年來,中國華融先後對中國動力實施實質性重組,是市場較早將上市公司體內標的和體外標的一並進行市場化債轉股的項目,助力中國動力優化資本結構、降低杠桿率,完善產業鏈布局,加快轉型進度。完成對中國船舶的市場化債轉股,切實幫助中國船舶降低成本、減輕負擔,助力行業龍頭做強做優,有力發揮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綜合金融服務與逆周期金融調節救助功能。實施華菱鋼鐵市場化債轉股項目,是地方國有企業“市場化債轉股+資產重組”、開啟地方國有企業增量資產注入與上市公司債轉股同步操作的市場實例。重組後華菱鋼鐵整體資產負債率下降約5%,切實優化資本結構,有效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了抵御周期下行能力及長遠可持續發展能力。

  服務實體經濟初心不改,助力高質量發展使命在肩。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後疫情時代,面對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華融將持續向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發力聚力,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